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133.“向法老提说我”表与内层属世层的交流。这从“向某人提说”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向某人提说”是指交流;“法老”是指内层属世层(参看5080,5095节)。“与内层属世层的交流”意思是通过对应的结合。内层属世层就是那从理性层接受真理与良善的观念,并为它们所服务的功用而将它们储存起来的,因而是那直接与理性层交流的。但外层属世层则是那接受形像,并由此接受对经由感官来自世界的事物的观念的。这后一种观念若不从存在于内层属世层中的观念那里获得光明,就会产生错觉,这些错觉被称为感官错觉。当人陷入这些错觉时,除了与它们一致,或给予它们支持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信,如对应关系不存在时的情形。如果此人没有被赋予仁爱,就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事实上,仁爱是带来结合的手段,因为仁之良善包含来自主的生命。这生命将真理排列成序,由此赋予仁爱以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他能在其中呈现自己的一个形像。这种形式在来世显为可见,是天使的形式本身。因此,所有天堂都是仁爱的形式;该仁爱的美丽是从信之真理那里获得的,这美丽里面的生命则是从仁之良善那里获得的。
4625.不过,构成整个天堂,也就是大人的社群非常众多;有的更普遍,有的不怎么普遍。更普遍的,是与一个完整的肢体、器官或内脏相对应的社群;不怎么普遍的,是与它们的各个部分,或部分的部分相对应的社群。每个社群都是整体的一个形像,因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由和所构成的部分一样多的它自身的形像构成的。更普遍的社群因是大人的形像,故拥有以同样的方式相对应的个体社群在里面。我有时与那些在我被差往的社群,属于肺、心、脸、舌、耳、眼等区域的人交谈,也与那些属于鼻孔区域的人交谈。我由此得以知道他们是哪种人,也就是说,他们是“觉知”;因为他们都拥有对发生在他们社群的一切事的一种总体觉知,只是在细节上不那么像那些在眼睛区域之人的。这是因为,在眼睛区域的人会辨别并仔细检查那些属于觉知的事物。我还蒙允许观察前者的觉知能力如何照着他们所在社群的总体状态变化而变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